2014 首演創團作《泥土的故事》,身體計畫正式開始,舞團開始運轉
2018 排練基地喬遷至八里 #R13半島體創作基地
2019 首獲國藝會「年度獎助專案」補助,為年度台灣演藝團隊(TAIWAN TOP)
1月 國藝會年度獎助專案(Taiwan Top)獲補團隊(第二年入選)。
7月 於國家實驗劇場發表作品《吃土》,演出4場,此作品為國家兩廳院委託創作。
1月 正式入厝,喬遷至八里區關渡橋下的基地空間,進入團隊自營運階段。 1月 首次獲得國藝會年度獎助專案(Taiwan Top)補助。
2月 受國藝會之邀請,前往日本參與橫濱表演藝術大會(TPAM),演出作品《虹khing》
4月 於國家實驗劇場發表作品《渺生》,演出4場。
6月 啟動「春泥─在地舞蹈劇場」計畫,連續4年透過甄選的方式,與35歲以上的素人共同創作,進行深度的藝術推廣。
9月 於435駐館期間啟動「看見看不見的─依地創作」計畫, 此計畫獲第15屆台新藝術獎入圍(2017)。
12月 於松菸lab創意實驗室發表作品《彩虹的盡頭》,演出4場。 此計畫為松菸lab新主藝年度入選作品。 此計畫獲第15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入圍。
啟動「ㄢˋ─身體回家創作計畫」,透過長期深入民間,在田野當中發展由在地文化滋養的身體系統。 於彰化、雲林、嘉義、台南、台東等地演出《泥土的故事》戶外旅行版共10場。
10月 於寶藏巖歷史斷面,發表自「ㄢˋ」計畫發展的一號作品《初岸》。